比亞迪電動車起火事件調查:市值一度蒸發60億元
2012-06-05
5月31日,比亞迪純電動e6被撞起火事故發生5天后,來自科技部的專家受深圳市有關部門邀請,開始對起火原因進行深入調查。就在這短短的5天里,憑借電動車而聞名海外的比亞迪遇到了巨大的信任危機,市值一度蒸發60億元。
5月26日凌晨,一臺比亞迪純電動e6出租車被后面高速行駛的跑車撞擊后起火,車上司乘3人全部遇難。電動車,再加上肇事方集名車、醉駕、美女、“頂包”等諸多引發公眾眼球的因素,讓這起事故掀起了軒然大波。
目前事故原因有待調查,起火原因尚不能與電池和電動車設計直接掛鉤。但事故發生后比亞迪急劇下跌的股價,還是透露出公眾與業界的擔憂。
電動車燃燒并非孤案。去年,眾泰電動車、上海電動公交均發生過自燃,美國通用VOLT電動車也曾在碰撞測試后起火。雖然傳統汽油車在極端情況下也會發生自燃、碰撞后燃燒、爆炸等情況,但作為新生事物的電動車要想被接受,還需要電動車企業、監督機構有充分的數據與說服力來證明,其安全性不比傳統燃油汽車低。
比亞迪高級副總裁吳經勝表示,5.26交通事故后,比亞迪其他電動出租車仍正常運營。這次事故不會影響比亞迪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信心。
意外
24歲的小張和23歲的小譚是閨蜜,倆人平時經常一起玩兒,喜歡用微博記錄吃喝玩樂,并喜歡互相@。
5月26日凌晨,她倆一起打的,開始一段不歸的行程。這是一臺深圳鵬程出租車公司旗下的比亞迪e6純電動出租車,車牌號是粵BH1Q78,司機是一名32歲的湖南攸縣人。
凌晨3點左右,出租車駛上雙向十車道的濱海大道。根據警方后來的通報,e6出租車是行駛在距中間隔離帶的第二條車道,后方另一臺日產GTR跑車(粵BG077R號牌)正在向前飛奔。e6左前方是最靠近綠化帶的車道,行駛的是一臺紅色的汽油版出租車。這三臺車在幾分鐘后碰撞。
“一輛法拉利像風一樣地從我身邊過去,快得都能嗅到煙味,”新浪微博的“小爽之”目擊了碰撞的一幕,“沒過l00米,撞上2輛出租車,現場的火啊!我快拍了一張,趕緊上車離開,怕炸沒命。”這位分不清法拉利和日產GTR的網友拍到的是比亞迪e6起火的照片,這張e6后半部著火的圖片后來被廣為流傳。
據比亞迪方面的描述,事發e6出租車被劇烈撞擊后,導致車輛失控,從第二車道加速旋轉漂移至第五車道后,躍上綠化帶,尾部甩動又劇烈撞擊到大樹上,車尾撞成巨大的樹形凹坑,車體嚴重變形,后起火。
深圳警方提供的事故現場模擬圖與比亞迪的說法一致。肇事GTR先以不低于180公里的時速從左后尾部劇烈撞擊了e6出租車,接著又撞翻左前方的汽油版出租車。e6出租車被撞飛到路邊、起火,直到僅剩下一個車架子。
深圳警方在5月28日的發布會中提到,政府部門正組織專家對比亞迪e6起火的原因進行調查,會盡快向社會公布結果。該起事故在深圳是電動車碰撞后起火的第一例,之前也發生過輕度追尾,未造成起火和人員傷害。有報道稱,前去救援的消防人員表示,e6出租車上的人員有開門逃命的舉動,無奈火勢太快皆未成功。而另外2臺事故車全未發生死亡事件,汽油版出租車司機并無大礙。
比亞迪稱,事故車輛在深圳交警部門封存,比亞迪無法接觸到事故車,起火原因尚未確認,“我們也在等待進一步的事故鑒定報告,不過據了解事故車輛的電池并沒有發生爆炸,只是有部分破損”。
探由
對于5.26事故起火原因,記者采訪的多位分析人士認為,電動車碰撞起火可能會有三點原因:一是電池本身爆炸起火;二是被撞短路、漏電后,導致電路起火;三是,高速碰撞時,金屬摩擦產生火花,引燃內飾或打火機等明火源。其中,第三點原因,傳統汽車也存在。
據比亞迪內部人士透露,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,事故e6并未出現電池爆炸,但有個別電池單元出現破損,“車用電池不同于手機、筆記本采用的鋰電池,即便在明火燃燒時,也不會產生爆炸”。
據了解,目前比亞迪采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,而日韓車企多采用錳酸鋰電池。兩者相較,磷酸鐵鋰電池的效率低,但較安全,成本低;而日韓企業制造水平高、生產一致性很好,所以才采用了錳酸鋰電池的技術路線。
電動車真正的危險在于高電壓之下的短路隱患。電動車電壓達到300多伏,在理論上,若發生碰撞,電動車應在第一時間自動斷電,以確保不會短路。但若防短路的保險失效,就會釀成嚴重事故。這就如同傳統汽油車,在發生碰撞時應該具備油路自動鎖止功能一樣。否則,也會出現因燃油泄露而爆炸的極端情況。
從這個角度來說,與傳統汽車一樣,電動車的安全性不僅僅是技術能力,還與制造水平、使用條件、客觀環境等息息相關。正因此,清華大學教授陳全世就曾說,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有可能變成炸彈。
最新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