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蛟龍”號載人潛水器出征 沖擊7000米深度
2012-06-05
準備入水的“蛟龍號”載人深潛器(6月1日攝)。當日,中國載人深潛7000米級海試進行了首次集結演練,“蛟龍號”載人深潛器共入水兩次。潛航員唐嘉陵出艙時表示,潛器的生命艙等各項設施運行狀態良好。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
新華網江蘇江陰6月3日電(記者羅沙 張旭東)搭載著我國“蛟龍”號載人潛水器的“向陽紅09”試驗母船3日上午從江蘇江陰蘇南碼頭起航,奔赴馬里亞納海溝區域執行“蛟龍”號7000米級海試任務。新華社記者作為96名參試隊員中的一員,將隨船對本次海試進行全程報道。
據介紹,“蛟龍”號7000米級海試是在歷次海試的基礎上,接受最大設計水深7000米的考驗。目標是通過數次下潛試驗,充分考核潛水器在7000米深度下的各項功能與作業性能。同時進一步鍛煉和培養中國載人深潛隊伍,為下一步開展實際應用奠定基礎。
本次海試地點位于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附近,密克羅尼西亞專屬經濟區內。伴隨“向陽紅09”船同行的我國“海洋六號”科學考察船前期已對海試區域進行了專項調查,為本次海試提供了基本海洋環境保障。
據了解,“蛟龍”號7000米級海試將是我國深海技術發展、挑戰深海極限新的里程碑,也將面臨從未經歷過的嚴峻挑戰。自2011年8月成功完成5000米級海試以來,“蛟龍”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已先后完成了維護維修、技術改進與水池試驗等準備工作,進一步提高了作業性能和適應復雜環境的能力。同時,試驗母船和水面支持系統也進行了適用性改造和維護檢修,為7000米級海試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。
“蛟龍”號載人潛水器研制與海試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(863計劃)重大專項,由國家海洋局組織實施,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作為業主牽頭單位,會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、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和地方的近百個科研單位、企業共同承擔。
最新資訊